一、专业代码:130202
二、培养目标
遵循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弘扬“惟学、惟人、求强、求精”校训精神,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社会进步和音乐治疗事业发展需要,掌握音乐学、心理学、音乐治疗学、医学等学科基本理论与技术,能在综合性医院、特殊教育学校、大中小学、音乐事业管理、精神病或心理医院等部门,从事基础音乐治疗临床、音乐治疗与健康指导及特殊音乐教育工作的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复合型人才。
三、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音乐学、心理学、医学和音乐治疗临床方面的基本知识与基本理论, 接受音乐治疗临床技能和沟通能力、临床思维和音乐技能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初步的音乐治疗技能、音乐健康指导、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一) 素质要求
1. 思想政治素质: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掌握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热爱中医药事业,有远大理想、高尚情操、坚定的意志, “乐学、善学、勤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 践行“双惟精神”,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敬业爱岗、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 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职业素质:具备本专业应该掌握音乐学、心理学、音乐治疗学、医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 基本知识和基本业务技能,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合理。熟悉党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掌握音乐学学科必须具备的音乐治疗临床基本技能、方法、治疗实践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具有处理音乐学科相关方面业务的基本技能, 业务实践操作能力强;具有较强的音乐治疗临床技能。
(二) 知识要求
1. 具有一定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初步具备 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并具有一定的文字表达水平;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较强的自学能力和一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熟悉音乐学基本理论、知识,实践技能,掌握学科规律和科学的方法。
3. 掌握基础医学所涉及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4. 具有对音乐学数据进行搜集、整理以及独立分析、研究等初步能力。
(三) 能力要求
1.具有运用音乐、心理及基础医学知识对常见身心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基本职业能力, 如优秀的艺术理解与表达能力,扎实的运用各种乐器进行演奏的能力,良好的理解能力、数据分析能力、人际交往沟通能力等。
2. 具有组织艺术活动、从事音乐教学和社会音乐等工作的能力。
3. 具有较强音乐治疗临床操作和基础科研的能力。
4.具有大学生应有的文化修养和综合素质,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5. 具有一定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技能;掌握普通话教学能力,一般达到“普通话水平测 试等级标准”二级乙等水平。
四、主干学科和核心课程
(一)主干学科:音乐学、心理学、基础医学
(二) 核心课程:音乐治疗学基础、音乐心理学、医学领域音乐治疗、接受式音乐治疗、再创造式音乐治疗、即兴式音乐治疗、音乐治疗临床应用、普通心理学、心理学领域音乐治疗。
(三)主要课程:钢琴、声乐、中西方音乐史、钢琴即兴伴奏、音乐治疗学基础、音乐心理学、医学领域音乐治疗、接受式音乐治疗、再创造式音乐治疗、即兴式音乐治疗、音乐治疗临床应用、普通心理学、心理学领域音乐治疗
五、 业务教育课程基本要求
1.音乐学基础模块
该模块是音乐学基础课程,主要由《钢琴》《声乐》《乐理与视唱练耳》《音乐心理学》《中西方音乐史》《音乐教学法》《音乐治疗学基础》构成,主要训练音乐基本素质能力和 音乐治疗学基础理论。
音乐学基础模块
名 称 |
学分 |
学时 |
学期 |
钢琴 |
6 |
96 |
1-6 |
声乐 |
6 |
96 |
1-6 |
音乐教学法 |
4 |
64 |
5-6 |
中西方音乐史 |
4 |
64 |
3-4 |
乐理与视唱练耳 |
6 |
96 |
1-3 |
音乐心理学 |
2 |
32 |
1 |
音乐治疗学基础 |
2 |
32 |
1 |
2.基础医学、心理学基础模块
该模块主要由医学类和心理学基础课程构成,通过讲授中医学和心理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使学生能很好地掌握医学与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医学、心理学基础模块
名 称 |
学分 |
学时 |
学期 |
解剖生理学 |
3 |
48 |
2 |
普通心理学 |
2 |
32 |
1 |
3.专业技能模块
该模块课程是音乐学专业的技能性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吉他、钢琴伴奏等多项专业基本技能。
专业技能模块
名 称 |
学分 |
学时 |
学期 |
吉他 |
4 |
64 |
3-4 |
钢琴即兴伴奏 |
4 |
64 |
5-6 |
4.专业素质模块
该模块主要《基础和声》《曲式分析》等课程构成。该模块的教学为学生掌握音乐较高水平的欣赏和创作打下坚实基础。
专业素质模块
名 称 |
学分 |
学时 |
学期 |
基础和声 |
4 |
64 |
3-4 |
曲式分析 |
4 |
64 |
5-6 |
5.专业方向模块
该模块主要由再创造式、接受式、即兴式音乐治疗等音乐治疗方法课程组成,使学生能够掌握常用音乐治疗方法及手段。
专业方向模块
名 称 |
学分 |
学时 |
学期 |
接受式音乐治疗 |
4 |
64 |
4 |
再创造式音乐治疗 |
4 |
64 |
2 |
即兴式音乐治疗 |
4 |
64 |
6 |
医学领域音乐治疗 |
4 |
64 |
2-3 |
音乐治疗临床应用 |
6 |
96 |
4-6 |
六、学分学时分配表
课程性质 课程类别 |
必修 |
选修 |
合计 |
限选 |
任选 |
学分 |
学时 |
学分 |
学时 |
学分 |
学时 |
学分 |
学时 |
占比 |
通识教育课 |
42 |
718 |
|
|
12 |
192 |
54 |
910 |
36% |
学科基础课 |
39.5 |
632 |
|
|
|
|
39.5 |
632 |
25% |
专业方向课 |
38 |
608 |
25 |
400 |
|
|
63 |
1008 |
39% |
合计 |
119.5 |
1958 |
25 |
400 |
12 |
192 |
156.5 |
2550 |
100% |
毕业最低学分188.5 :( 含实践环节 26 学分、第二课堂 6 学分) |
七、修业年限及毕业、学位授予
(一)学制年限:4年
(二)学位类别:艺术学
(三) 毕业要求:学生完成了本培养方案规定的毕业最低学分188.5 学分(包括必修
119.5 学分, 限定选修 25 学分, 公共选修 12 学分, 主要实践环节 26 学分, 第二课堂 6 学分), 且符合《江西中医药大学本专科学生学籍管理规定》等文件规定的毕业条件,准予毕业并颁发毕业证书。
(四)学位要求:学生符合毕业条件,经审核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江西中医药大学学位评定实施细则》文件规定者,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八、主要实践环节
1.入学教育:主要包括适应性教育、专业思想教育、爱国爱校教育、文明修养与法纪安 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成才教育等。
2. 军事训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主要包括军事理论、国家安全形势、国防政策法 规、军事科学技术和军事技能训练等内容,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3. 安全教育:引导学生了解国际安全环境和高校的治安形势,了解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必 要性和重要性,了解大学生应该掌握的安全常识,并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实验教学环节包括音乐学(音乐治疗方向)专业基础课实验、专业课实验。音乐学 (音乐治疗方向)专业基础课是通过教师现场演示和学生动手操作的互动方式训练学生的实 验操作能力,共 8 个学时,安排在第 3 学期。专业课实验是通过教师现场演示音乐治疗技术 操作过程以及学生主动操作和自主设计实验的互动方式训练学生的音乐治疗实验操作能力,共 12 个学时,分别安排在第 2、4、6 三个学期。
5. 教学见习:大二春季学期至大四秋季学期学生将分别进行每学期24 课时的音乐治疗临床实践。具体实践要求包括熟悉各个领域的疾病特征和音乐治疗技术方法在此领域中的临床应用两个方面。
6. 毕业实习:是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关键阶 段,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水平,学生在理论课程教学结束后,将在第七、八学期进行为期共16 周的毕业实习,实习鉴定合格方可获得学分。
7. 毕业论文(设计) :是实践性教学最后一个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毕业论文(设计)答辩,成绩评定及格方可获得相应的学分。
九、第二课堂
第二课堂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专业教育的辅助、延伸和拓展。通过第二课堂,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运用知识的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团队精神、实践能力等,进一步培育大学生人文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第二课堂活动包括学术研究类(即创新创业实践类) 、社会实践类和体育艺术三大类,设置 6 个毕业限定学分,每类各设置2 个毕业限定学分。本专业学生在学期间必须完成至少完成 6 学分,具体实 施办法详见《江西中医药大学第二课堂成绩单管理办法》。
十、创新创业
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和指标,学生在学期间必须至少完成 4 个创新创业学分, 包括创新创业选修课程 2 学分(包含在公共选修课 12 学分内)、 创新创业实践2 学分(包含在第二课堂 6 学分内) 。学校鼓励学生在学期间结合专业开展创 新创业活动,优先支持参与创新创业的学生转入相关专业学习,针对创新创业在校大学生实施弹性学制,允许调整学业进程、保留学籍休学创新创业。
十一、教学方法
在课程教学中,积极推行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改革,广泛采用讨论式、参与式、案例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
十二、考核评价
坚持课程分类指导原则,以考核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为基础,增加学生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的考核比例,实施形成性评价,推进评分方法改革。
1. 基础性课程主要从记忆、理解两个方面考核学生掌握水平,引导学生夯实基础;专业 性课程则在考核上述两个方面掌握水平的基础上,增加学生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考核比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 实施形成性评价,加强教师对学生课程学习全过程的反馈,建立相关机制支持考试反 馈对教育教学质量的改进作用,强化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增加平时考核成绩在课程总评成绩中所占比例,平时成绩根据课程特点比例为30-40%,期末考试成绩为 60-70%。
3. 独立设置的实验课程应结合课程特点实施考核,评定学生成绩。
十三、教学进程表(见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