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英语(医药方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日期:2018-06-20 点击数:

一、专业代码050201

二、培养目标

遵循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弘扬“惟学、惟人、求强、求精”校训精神,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具备良好的人文、科学与职业素养,较为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较为系统的中医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较强的中医药英语翻译能力,较强的交流能力和文化传播能力,在医药交流、教育、文化、外事、新闻、出版、经贸、科研等部门从事对外交流、管理、教学、翻译、研究等工作的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复合型英语人才。

三、培养要求

() 素质要求

1.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诚实守信,忠 于人民,自觉践行“双惟精神”,志愿为人类健康而奋斗。

2. 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掌握马列主义、毛泽 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社会主义核心观,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

3. 热爱中医文化,积极参与中医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活动,将中医药文化的翻译、传承和传播作为自己的职业责任。

4. 有远大理想、高尚情操、坚定的意志,“乐学、善学、勤学”;具有敬业爱岗、遵纪守法、 团结合作的品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5. 具有终身学习的观念,具有自我完善意识与不断追求卓越的精神。

6. 具有科学的态度,具有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

() 知识要求

1. 掌握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基本知识和科学方法,尤其是具有中国传统文化 特色的哲学、文学、史学等内容,并能用于指导未来的学习和医疗实践。

2. 了解中医学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针灸、推拿等基本知识。

3. 了解必要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基本知识。

4. 掌握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具备使用语言学的基本原理解释、分析问题的能力。

5. 掌握文学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一定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并对文学作品有一 定的分析能力。

6. 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础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具有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义务。

7. 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及行业需求。

() 技能要求

本专业从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

1. 能够听懂一般性的日常对话;能够听懂VOA、BBC 等国外电台的新闻报道;能够听 懂本专业的英语学术讲座;能听懂中医药相关的英语学术讲座。

2. 能自如使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和对话;能够在较正式的场合,使用英语进行社交活动; 能够在中医药国际会议中运用英语进行学术交流。

3. 能够读懂英美国家的报纸杂志上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的论述文;能够读 懂文学作品中的节录;能够读懂中医药相关的学术论文。

4. 能够运用英语撰写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等。

5. 能够翻译报纸杂志上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的文章,能够翻译中医药相关 的部分文献。

6. 初步具备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并具有一定的文字表达水平;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 较强的自学能力和一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7.具有大学生应有的文化修养和综合素质,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主干学科和核心课程

(一)主干学科:英语语言文学、中医翻译学

(二) 核心课程:英语精读、英语听力、翻译理论与实践、语言学概论、英美文学选读、中药学、中医学概论、中医英语翻译、医学英语阅读。

(三)主要课程:英语精读、英语听力、语音学、英语口语、英语语法、英语阅读、英 语写作、翻译理论与实践、第二外语、语言学概论、英美文学选读、英语国家概况、中药学(双语) 、中医学概论(双语) 、针灸学(双语) 、中医英语翻译、医学英语阅读、医学英 语词汇等。

五、业务教育课程基本要求

(一) 英语基础模块

该模块是英语专业的基础课程,主要由《英语精读》《初级听力》《中级听力》《英语阅读》《英语口语》《英语写作》《英语语法》等课程组成。本模块课程从听、说、读、写、 译五个方面入手夯实学生的语言基本功。要求学生在前四个学期的基础训练中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后阶段的语言高阶课程模块和ESP 课程模块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

英语基础模块

名 称

学分

学时

学期

英语精读

20

320

1、2、3、4

初级听力

6

96

1、2

中级听力

8

128

3、4

英语阅读

4

64

5、6

英语口语

8

128

1、2、3、4

英语写作

4

64

5、6

英语语法

3

48

2

语音学

2

32

1

(二)英语高阶课程模块

该模块主要由《翻译理论与实践》《语言学概论》《英美文学选读》《第二外语(法语 / 韩语 / 西班牙语 / 俄语) 》等课程组成。本模块的课程属于英语高阶课程,引导学生了解和 熟悉语言文学学科的研究方向和英语美国的整体情况。通过对于语言学概论的介绍,让学生对语言学相关理论、研究方法有所了解;通过对英美国家文学作品的选读,了解和掌握研究和分析文学作品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通过对第二外语的学习,了解和掌握法语/ 韩语等语言的基础入门知识,具备基本的读写和翻译能力。最后通过学术论文写作课程的习得,在导师的指导下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和具体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撰写本科学位论文。

英语高阶课程模块

名 称

学分

学时

学期

翻译理论与实践

4

64

5

语言学概论

2

32

6

英美文学选读

3

48

7

第二外语(法语 / 韩语 / 西班牙语 / 俄语)

6

96

5,6

英语国家概况

3

48

5

(三)医学课程模块

该模块课程由《中医学概论》《中药学》《针灸学》和《医古文》组成。这四门课程涵盖了中西医药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旨在让学生对中西医学的理论和哲学思想构建一个比较全面、清晰的框架;让学生对中西医文化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同时对中西医学中的具体医学术语的范畴和概念有一定的认知。这部分知识的习得和构建有助于提高学生在文化交流、文化传播和语言转译过程中的语言质量。

医学专业模块

名 称

学分

学时

学期

中医学概论(双语)

3

48

2

中药学(双语)

2

32

3

针灸学(双语)

3

48

4

医古文

2

32

2

(四)ESP课程模块

该模块主要由《医学英语词汇》《医学英语阅读》《中医英语翻译》《中医英语阅读》 等课程组成。ESP 课程是英语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核心之一,是链接中西医学和英语语言文学两个学科的桥梁,也是两个学科相互交叉、相互交融的重叠点。ESP 课程将中医药学语境中的语言现象以更具体的形式提出,以引导学生有针对性的习得专业领域内的词汇、句法、修辞以及阅读技巧、写作技巧等技能。

ESP 模块

名 称

学分

学时

学期

医学英语阅读

2

32

7

中医英语翻译

3

48

6

中医英语阅读

3

48

5

医学英语词汇

2

32

5

六、学分学时分配表

课程性质

课程类别

必修

选修

合计

限选

任选

学分

学时

学分

学时

学分

学时

学分

学时

占比

通识教育课

34

590



12

192

46

782

30%

学科基础课

53.5

856





53.5

856

33%

专业方向课

31

496

27

432



58

928

36%

合计

118.5

1942

27

432

12

192

157.5

2566

100%

毕业最低学分179.5 :( 含实践环节 16 学分、第二课堂 6 学分)

七、修业年限及毕业、学位授予

(一)学制年限:4年

(二)学位类别:文学

(三) 毕业要求:学生完成了本培养方案规定的毕业最低学分179.5 学分(包括必修

118.5 学分, 限定选修 27 学分, 公共选修 12 学分, 主要实践环节 16 学分, 第二课堂 6 学分), 且符合《江西中医药大学本专科学生学籍管理规定》等文件规定的毕业条件,准予毕业并颁发毕业证书。

(四)学位要求:学生符合毕业条件,经审核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江西中医药大学学位评定实施细则》文件规定者,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八、主要实践环节

1.入学教育:主要包括适应性教育、专业思想教育、爱国爱校教育、文明修养与法纪安 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成才教育等。

2. 安全教育:引导学生了解国际安全环境和高校的治安形势,了解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必 要性和重要性,了解大学生应该掌握的安全常识,并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 军事训练( 含军事理论 ):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 主要包括军事理论、国家安全形势、 国防政策法规、军事科学技术和军事技能训练等内容,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4. 翻译实践:1-4 学期中的每学期第 13-15 周为翻译实践周(笔译) ,学生在老师的指 导下完成每学期人均10000 字的翻译量。5-6 学期中的每学期第 13-15 周为翻译实践周(口 译),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每学期人均 10000 词的交替传译翻译量。

5. 科研实践:为提高学生的科研意识和撰写论文的能力,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将第 7 学期的1-8 周设定为科研实践周。学生需围绕指导老师的科研课题或指定研究方向拟定课 题名称,并在第8 周提交研究计划,完成毕业论文课题报告。

6. 毕业实习:是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关键阶 段, 为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及翻译能力和水平,学生在理论课程教学结束后,将在第七、 八学期进行为期12 周的毕业实习,实习鉴定合格方可获得学分。

7. 毕业论文(设计) :是实践性教学最后一个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毕业论文(设计)答辩,成绩评定及格方可获得 相应的学分。

九、第二课堂

第二课堂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专业教育的辅助、延伸和拓展。通过第二课堂,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运用知识的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团队精神、实践能力等,进一步培育大学生人文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第二课堂活动包括学术研究类(即创新创业实践类) 、社会实践类和体育艺术三大类,设置 6 个毕业限定学分,每类各设置2 个毕业限定学分。本专业学生在学期间必须完成至少完成 6 学分,具体实施办法详见《江西中医药大学第二课堂成绩单管理办法》。

十、创新创业

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和指标,学生在学期间必须至少完成 4 个创新创业学分, 包括创新创业选修课程 2 学分(包含在公共选修课 12 学分内)、 创新创业实践2 学分(包含在第二课堂 6 学分内) 。学校鼓励学生在学期间结合专业开展创 新创业活动,优先支持参与创新创业的学生转入相关专业学习,针对创新创业在校大学生实施弹性学制,允许调整学业进程、保留学籍休学创新创业。

十一、教学方法

在课程教学中,积极推行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改革,广泛采用讨论式、参与式、案例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

十二、考核评价

坚持课程分类指导原则,以考核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为基础,增加学生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的考核比例,实施形成性评价,推进评分方法改革。

1. 基础性课程主要从记忆、理解两个方面考核学生掌握水平,引导学生夯实基础;专业 性课程则在考核上述两个方面掌握水平的基础上,增加学生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考核比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 实施形成性评价,加强教师对学生课程学习全过程的反馈,建立相关机制支持考试反 馈对教育教学质量的改进作用,强化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增加平时考核成绩在课程总评成绩中所占比例,平时成绩根据课程特点比例为30-40%,期末考试成绩为 60-70%。

3. 独立设置的实验课程应结合课程特点实施考核,评定学生成绩。

十三、教学进程表(见附表)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湾里区梅岭大道1688号 邮编:330004 电话:0791-87118682

主办:江西中医药大学 人文学院赣公网安备 36010202000449号 备案号:赣ICP备1200029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