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5 月 2-3 日,“中医教育全球化与跨文化传播国际论坛”在英国兰卡斯特大学成功召开,本次论坛由英国兰卡斯特大学孔子学院主办,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教育指导委员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翻译专业委员会、清华大学中医外译课题组、天津中医药大学文化与健康传播学院联合主办,英国中国中医中心、英国中医药学会(ATCM)、江西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研究中心、英国兰中医学院、欧洲针灸学院(EIA)等机构协办,指导单位为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WFCMS)。本次论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参会,围绕中医药文化的全球化路径,中医国际教育创新与跨文化传播等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论坛合影(前排左一为单宝枝教授)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曼彻斯特总领馆梁岩参赞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他指出,中医药教育国际化是人文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方愿与英方深化教育合作,推动中医药课程体系建设、师资培训及学术研究,为培养具有跨文化视野的中医药人才提供支持。
中国工程院院士、“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教育指导委员会会长张伯礼在开幕式视频致辞中指出,中医药不仅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更在当代全球健康事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他呼吁加强国际合作,推动中医教育的标准化建设,以及中医核心概念在不同文化语境下的深入解读。

张伯礼院士视频致辞
英国利兹大学口笔译研究首席教授、欧洲科学院与艺术院院士王斌华教授、兰卡斯特大学全球事务学院 Charlotte Baker 教授、江西中医药大学特聘教授、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翻译专委会会长单宝枝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化国际推广基地主任王乐鹏副教授、清华大学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教授王敬慧、兰卡斯特大学孔子学院英方副院长 Amily Guénier 博士、兰卡斯特大学 Veronika Koller 教授等分别做主旨报告。
江西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单宝枝教授在主旨报告中分享了国际公共产品在传统中医教育数字化背景下的重要性,并以中医芳香疗法为例进行了深入探讨。她指出,在全球化和跨文化交流的背景下,构建和提供此类公共产品对于推动传统中医教育的国际发展进程至关重要。她还指出数字化技术为传统中医知识的传播与共享提供了新的机遇,有助于促进全球健康领域的合作与创新。

世界中联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会长单宝枝教授尚主持了“中医教育全球化面临的困境、挑战与应对策略大家谈”圆桌论坛,英国中医药学会(ATCM)会长、世界中联教育指导委员会常务理事、曼城中医学院邢玫院长,世界中联教育指导委员会常务理事、英国兰中医学院汤淑兰院长,世界中联教育指导委员会常务理事、欧洲针灸学院陶丽玲院长,英国中医药学会(ATCM)学术理事、世界中联教育指导委员会理事张超以及来自天津中医药大学的毛国强院长、潘淼副院长、江丰秘书长等参加了圆桌论坛。

圆桌论坛合影
作为庆祝 2025 年国际中文日的重点活动,本次论坛特别关注中医药文化的跨学科交流与创新实践。与会专家就中医术语翻译标准化、中西医文化对话、数字技术赋能中医传播等前沿议题进行了充分研讨。论坛期间还组织了曼彻斯特中英中医中心实地考察、英国湖区医学人文考察以及参访曼城中医学院,让参会者亲身体验中医药在英国的实践发展。
此外,在本次国际论坛开幕式上,“中医药人文与健康教育和传播中心(The Network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umanities and Health Education & Dissemination)”宣布正式成立,并公布了首届核心团队名单。该中心由 Amily Guenier 博士与单宝枝教授共同担任主任及创始人,任期五年。中心汇聚了来自中国、英国、德国等三国的10 位知名学者与专家,致力于推动中医药人文研究、健康教育、跨文化国际传播,以及跨学科合作,通过人文与教育、传播的三轨并进,助力中医药在全球健康领域发挥更大作用。

中医药人文与健康教育和传播中心核心成员合影(右四为单宝枝教授)